香港華夏工商會會長陸惟華教授談天津僑博會

記者:袁欣然   編輯:黃俊傑 

我們見多了商界奇才,於風雲變幻中指點江山;我們也見多了藝術大家,于筆墨丹青中勾勒世間百態。而這一次我們僑博會的記者將會帶大家認識一位元,商界與藝術界的紐帶式人物,東西方文化藝術結合的先驅者——中國香港、比利時籍華裔藝術家陸惟華教授。

2016.06.03 2

國僑辦主任裘援平接見了參加天津僑博會的主要僑領

2016.06.03 3

天津辦主任胡成利接見了比利時藝術家代表團

2016.06.03 4

天津僑辦副主任陳永義在藝術家展區致開幕詞

2016.06.03 5

比利時代表團團長陸惟華博士致詞

2016.06.03 1

陸惟華教授向天津僑辦胡成利主任贈送墨寶 

現為香港華夏工商會會長,香港蘇港交流促進會會長,比利時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執行執行兼秘書長的陸惟華教授,已有200多幅作品被18個國家和地區的博物館、60個國家的領導人收藏,先後在108個國家舉辦過個人畫展。他認為藝術是有教育意義和歷史使命的,要堅持不懈地推動大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2013年其作品在香港“中國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所”正式上市,是國際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史上的一次重大舉措。藝術界的卓越成就帶來了商界的非凡價值,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時代僑領的成就,而他看重的是身為一位愛國華裔所承擔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一次我們有幸採訪到陸教授,也讓大家跟隨我們的視角來聆聽一位元愛國僑領發自內心的聲音。

1. 記者:前段時間看到您的作品被製作成床上用品,好像正好是在“世界睡眠日”推出的?為何會進行這樣的一個跨界合作?

陸教授:其實,“世界睡眠日”推薦床上用品是最切合主題的。現代生活給人的壓力太大,睡眠的不足是一個非常普遍現象。睡眠不好,不但會影響工作的效率,還會影響家庭的和睦與社會的和諧。怎樣才能將好“睡眠”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高科技產品“泰國的乳膠”枕頭、床墊有其特殊功效。但是,光有特殊功效還不夠,要真正成為人們“愛不釋手”而帶入“尋常百姓家”,需要一個藝術的包裝。尤其,選擇有美觀、藝術涵量的大藝術家的作品來進行包裝更為有產品的價值。

作為藝術家,藝術的真正生命力是“接地氣”走入“尋常百姓家”。純藝術品的受眾面非常有限,尤其是大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不菲,一般的工薪階層喜歡但享用不起;由於大眾的享用不起,對藝術家的成長與傳播造成了最大的障礙;藝術品的傳播越廣,藝術家的知名度與藝術品的價值也就越高。床上用品開發後,接著會有旗袍、瓷器、服裝、絲巾、傢俱、窗簾、牆紙、沙灘服等的開發。所以,做過藝術衍生品的原作,本身價值的成倍上漲,也帶動了藝術家的知名度與其他作品價值的上漲。 大藝術家都懂得市場、契機,如:達芬奇(義大利)、畢卡索(西班牙)、梵古(荷蘭)、馬格利特(比利時)、馬蒂斯(法國)、草間彌生(日本);中國的齊白石、張大千、陳逸飛、吳冠中、黃永玉、趙無極等都懂的衍生品的真正含義。

2. 記者:個人非常喜歡《春天的微笑》系列作品,色彩豔麗,百花舞動,真的能從畫中看出樂觀向上的感覺,能談一談創作這個系列的靈感來源嗎?

陸教授:“春天的微笑”油畫系列,不單是色彩的豔麗,百花的舞動,樂觀向上的感覺,它主要的價值還是它的含義。大家知道,春天象徵一切重新的開始,是朝氣蓬勃的代名詞。這組油畫的開發,自己的落點是,人類的生存與春天的實質是休戚相關,密不可分的。細細品,一股泥土的芬芳氣息沁人心脾,使人心曠神怡;一切生機,一切希望,一切收穫都從這裡開始。所以,中國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的說法,它是萬物複生的開端...... 其實,這組油畫的起初,並不叫“春天的微笑”,它曾經叫過“春”“ 春韻”“ 春曉”“ 春天的腳步”都覺得不夠理想。最後才定為“春天的微笑”,所以古人說“題好一半文”。

3. 記者:您的繪畫作品如今被稱為“陸惟華畫派”,在您的油畫作品中能感受到強烈的中國水墨畫韻味,是什麼激發您創作這種布面中國油畫的風格呢?

陸教授:我是1993年7月7日出國的。出國的第一站,就是比利時。人走的再遠,最親的還是母親。中國人走的再遠,年紀大了,還是想“落葉歸根”。人的大腦有記憶力,手機電池有記憶力,人的 “胃有記憶力” “胃泌素”之說,就是人小時候喜歡吃什麼,長大後也喜歡吃什麼,我小時候喝的是“中華民族的奶”,所以二十多年來儘管在海外“洋裝披身,心依然是中國心”。“陸惟華畫派”的油畫歸根到底,還是中國人的“水墨畫”,只是材料上的改變,實質並沒有改變,骨子裡就是——中國。

4. 記者:創立 “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比利時書畫藝術研究院”的初衷是什麼?

陸教授:創立 “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比利時書畫藝術研究院”的初衷,還是兩個字——中國。華人在海外,愛國的情懷更加強烈。因為,他們深深懂的,離開了祖國,人就什麼都不是了,就像“一葉漂泊在大海中的孤舟,祖國才是我們真正幸福的港灣”。但是,世界之大,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強項”,東西方文化藝術需要交融與碰撞。世界只有在交融與碰撞中才能真正地發展與繁榮。中國有“四大發明”。後來被人類廣泛應用,好的一面推動了人類的進步;不好的一面成為了人類的災難,其中“火藥”最為明顯。外國也有好東西,如:電燈、火車、電梯、電話、電腦、地鐵、汽車、飛機、衛星、手機等。 文化藝術也是如此,需要世界間的促進與交流。誰善於交流,善於總結,誰就是這個世界的領跑者。

5. 記者:您認為藝術在國內外的交流中、在文化的傳承中有著怎樣的意義?

陸教授:我去大學演講時,有個深刻的體會,就是講你自己的故事,才是最為生動和感人的。在中外交流中也是一個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的中國藝術家不明真相,沒有自信,認為外來文化才是人類真正優秀的文化。結果給外國人看笑話,說:“C’est a nous”,翻譯過來就是“這是我們的”。所以,“傳承”非常重要,只有在自己老祖宗的基礎上“傳承”才能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

6. 記者:今年僑博會仍然會有筆會交流區,您期待在這次的筆匯交流中有怎樣的碰撞?

陸教授:我認為,天津的“僑博會”安排上非常有特色,它是一個非常系統與整體的計畫,前幾年天津創辦了個“僑夢苑”,成就非凡,成為中國唯一一個華人華僑來華創業、發展的家園。而“僑博會”是“橋樑與視窗”,它是一個不斷讓海外“赤子”來華瞭解與創業的開端。

是一個中國前所未有的華人華僑“經濟與文化” 交流與碰撞優秀平臺。以老法人講,天津本來就是個“大碼頭”,所謂“大碼頭”文化,就是自身的傳統文化淵源非常深厚,又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外來文化滲透。於是,在這個“大碼頭”裡交融、碰撞,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質。就以書畫筆會一塊來講,去年在“僑博會”上就非常成功,它有一個龐大的欣賞群體,能使藝術家與觀眾有一個非常好的互動機制。這種地緣文化就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交流與互補,生存與發展的最佳土壤,也是天津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源。還有您發現了沒有?天津的建築,就有非常明確的特點,不像某些“暴發戶”城市“稀奇古怪,醜態百出”。

7. 記者:藝術是以筆墨丹青搭建起文化的橋樑,而僑博會是以貿易、文化和展覽搭建海內外合作的橋樑,最後談談您對僑博會的一些期許與看法吧?

陸教授:說期許吧,衷心希望“僑博會”越辦越好!去年,在梅江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僑博會”表現非常優秀,每天參觀人數達到5—6萬之多,總參觀人數高達30萬左右;95%的參展商全部賣了所有的產品。就我們國外書畫家藝術團來說,也是碩果累累,除了賣完了帶來的作品,幾乎每人都拿到了訂單,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這個成功與政府的積極指導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廣告而言,城市的廣場、主要建築、穿梭在城中的巴士都有顯著的廣告宣傳;從媒體的角度上講,天津政府還調動了100多家媒體,使展前與展覽期間的每個活動的細節都做到了“家喻戶曉”。國務院僑辦的領導與天津市委市政府還從幾十個國家與地區組織了幾百名僑商,再有僑商組織了上萬種新產品,在啟迪國內研發單位新思路的同時,也滿足了當地市民對新產品的需求與期盼。今年,梅江國際展覽中心再次舉辦的“僑博會”,我深信會更優秀。前幾天,得悉天津僑辦胡成利主任率團南下,據說今年來津參展的僑領、僑商是去年的“十倍”。因此,我衷心希望“僑博會”在維護好這個“國與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大平臺的同時,更要不斷注入新生命,使其得到健康而持續的發展!

天津的真情牽動著海外赤子的心;為此,我們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也正在積極準備。在繼續保留去年與當地書畫藝術家互動的揮毫項目外,我們還藉“中比建交四十五周年”之際,組織了一個有33個國家與地區藝術家團體的領袖,創作了200幅精美的,具有“正能量”的書畫作品來津展示,實現國際巡迴展第一站的夢想。在這裡首先感謝,我們在組織展覽過程中,一直關心與支持我們成長的天津市僑辦的領導。在實現海內外華人共同攜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 “一帶一路” 偉大戰略構想,加強世界各民族的團結,天津僑辦真可謂“功不可沒”。

至於看法,天津僑辦胡成利主任講的好,天津“僑博會”經濟與文化的兩張牌,加上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中國陸路與海上‘新絲路’”的起跑線……

正如陸教授所說,僑博會是一個維護“國與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大平臺,我們在以商業化呈現的同時,也在賦予僑博會一種非凡的使命感。與陸教授這樣一位前輩交流,才能讓我們感到,唐代詩人岑參《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詩曰:“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正是如此。

 

 

X

Right Click

No right click